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彭岩松 近日,中欧基金规模限制的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公司宣布,将旗下优质基金之一的中欧小盘成长混合基金规模上限设定为20亿元,并采用“比例确认”方式控制规模。事实上,类似的规模控制行动并非特例。近期,恒跃平衡优先混合启动、中信保诚繁荣优先混合等年净值增长率在40%以上的优质产品也宣布限购并暂停申购。 “按比例确认”的原理并不复杂,可以简单理解为“分配不足则按比例分配”。托曼多·科莫·埃杰普中国和欧洲小资本化企业的联合投资,使用了2000万人民币作为参考线。如果新进口总额为 2000 万元人民币,则将按照统一比例减少对所有欠款的关注。例如,如果需要减少总金额 50%,则需要 100,000 元,最后单独确认 50,000 元,并且没有任何确认。追加后的总金额不超过20亿元才确定总投资。中国和欧洲限制小型股增长的混合计划非常典型。截至11月7日,2022年6月创建的基金年净资产增长率为57.73%,业绩排名同业前10.49%(按二级投资类型),根据Wind信息数据。该基金主要依据2000年全国股票指数配置基金资产,80%以上的非现金资产集中于小盘成长股。 “遏制中欧基金规模的最新举措向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即他们重视长期业绩和价值。”晨星基金研究中心(中国)总监孙恒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作为一款专注于中小盘成长性的产品,20亿元的限额可以避免因规模过大带来的中小盘股难以灵活发展、平均市值增加、交易成本增加、投资策略改变等操作问题。陕西继峰投资信息有限公司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认为,这种成熟的运营模式的出现,预示着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过去,一些基金在追求规模的过程中忽视了战略能力问题,导致规模快速增长后业绩大幅下滑的所谓“业绩波动”。目前公募机构积极管理规模,平衡申购赎回,既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募行业的信心。从市场角度看,这种成熟的运营模式有利于保持基金的稳定。多位人士表示,对于专注于碎片化赛道的基金,合理的规模管理保证了基金管理人的利益。按照既定的投资策略进行运作,避免因规模过大而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而影响基金业绩。陈育恒先生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投资者需求的多元化,仅靠这样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依靠规模扩张。只有提高投资管理能力、优化投资策略、加强风险管理等精良的操作技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