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一家村镇银行宣布,将于11月5日起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记者调查发现,暂停销售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情况在业内较为罕见。业内专家表示,业界的共识是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和淘汰高成本存款产品来降低债务成本。长期来看,银行业应从资产负债两个角度开展合作,实施综合策略,探索稳定利差的有效途径。许多银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仍然可用。据蒙古银行村镇银行在土木特右牌发布的公告称,该行将综合考虑国际化水平自2025年11月5日起,调整同业机构利率,调整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目前,该行还提供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为1.10%。分别为1.30%、1.45%、1.55%和1.85%。虽然不少银行已停止销售五年期存单,但停止销售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情况在业内相对较少。不少银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仍在销售,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已出现长短期存款“倒挂”。 5年期存款产品没有利率优惠。平安银行丰台区某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表示,该行的专项高息存款产品不再包含五年期产品,而定期存款产品仍有利率较低的五年期产品。一个账户北京西城区工商银行某支行经理表示,该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3%,低于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5%。中信银行北京西城区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该行目前持有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35%。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高,为1.75%,但分期付款相对紧张。银行可能会不时释放会费,客户可以向其客户经理预订分期付款。降低长期债务成本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银行业研究员卢飞鹏表示,原因可能是银行预期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为了降低负债成本,银行根据负债结构降低长期债务水平。从行业数据来看,目前银行净息差普遍承压。根据公布的数据国家金监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有所下降。二季度城市和区域商业银行净息差与一季度持平。为缓解息差压力,近两年银行存款利率经历了多次调整。目前,主要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均低于2%。以往以高利率吸引储户的中小银行也不断下调存款利率。据记者查阅,目前不少地方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跌破2%。董希淼 招商联盟首席研究员e认为,降低存款利率、降低债务成本是当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根据市场竞争、客户定位、债务结构等多种因素,银行以不同的利率和幅度调整存款利率。一些银行调整了存款证、定期存款和其他产品的发行计划(例如减少发行规模或下架部分产品),主要是为了降低存款利率和债务成本。展望未来,业内专家认为,银行需要通过扩大非利息收入来努力稳定营业损益,同时努力稳定资产负债利差。董小苗表示,商业银行将继续降低存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缓解利润率压缩压力。除了降低存款利率外,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还应继续降低利息补贴和非存款利息费用,进一步降低存款隐性成本。在最近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许多银行高管在回应净息差话题时强调,他们正在寻找稳定资产负债表两端息差的方法。例如,中国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盛立龙(CFO)表示,针对结构性变化,该行持续优化资产配置,降低不良同业资产比例,提高盈利性贷款、金融投资等核心资产比例,对净息差产生积极影响。目前,部分上市银行利差出现改善迹象,但幅度略有改善。受政策支持和积极举措影响,市场预计此后银行利差表现将保持稳定银行通过资源来降低债务成本。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杨家辉预计,2026年利差将同比下降5个基点。利差收窄将有助于净利息收入增长由负转正。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